科学时报2005年9月29日讯 日前,从事夕卡岩成因研究近30年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斌及同事,在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为岩体成因提出了一种“壳源成因碳酸岩”的新观点。
地球在5500万年前出现了一次全球气候的快速变暖。研究人员认为,这个被称为“古新世/始新世最大热量”的气候变暖事件是由海底喷发的甲烷造成的。通过分析保存在海洋生物壳体中不同的同位素比例,研究人员认为在
多数科学家都同意人类祖先源于非洲的观点,但对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之后的发展过程却持有不同意见。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种人类进化的新观点,认为人类曾经三次走出非洲。 科学界一般认为,大约2
俄罗斯科学院地壳动力学研究所专家斯韦特佐夫教授提出,大约在7亿年前地球初始形成的阶段,由于受彗星的频繁撞击,带着大量有机物的彗星坠落到地球表面,为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彗星极有可能是地球上生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土星的卫星———土卫二上间歇冰喷泉现象的成因。 直径为500公里、表面被冰所覆盖的土卫二,不时地喷发出大量冰块,形成冰喷泉现象。这使它在土星的59颗卫星中显得
新华网纽约5月20日电(记者 王艳红)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土星的卫星——土卫二上间歇冰喷泉现象的成因。 直径为500公里、表面被冰所覆盖的土卫二,不时地喷发出大量冰块,
新华网巴黎11月26日电(记者杨骏)法国和美国科学家日前联合研究发现,土星环中奇特螺旋状“细丝”环的形成,很可能是土星卫星与土星环碰撞所致。 土星环被称为太阳系最复杂而又最迷人的行星环之一,
新华网华盛顿12月22日电(记者张忠霞)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通过分析美国“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光谱仪的观测数据,他们在火星表面探测到了大片含碳酸盐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