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消息: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种具有“穿肠而过”具有活性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这项重大发现,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蛋白质吸收理论。 传统上认为,外源蛋白质进入体内,通过肠胃后都变成了失去
经过近4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具有“穿肠而过”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不仅为研制新药物提供了可能的载体,而且进一步完善了传统的蛋白质吸收理论。 生命是建筑在分子水平上的,从分子水平
北京晚报2005年7月18日讯 百姓们耳熟能详的螺旋藻,如今在我国首次发现了3个新种。这不但填补了我国从未发现过螺旋藻种的学术空白,而且结束了我国螺旋藻产业只能依靠外来藻种的历史。改写这个历史的,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和刘东生分别获得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奖,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是全球两个最大的地球科学联合学会之一,今年共颁发了26枚奖章,
科技日报伦敦12月23日电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维生素A的衍生物———维甲酸可使因吸烟受到损害的、被称为肺泡的肺部微小气囊逐步恢复功能,从而为治疗肺气肿等严重肺部疾病提供了希望。 从事此项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第4届亚洲生物识别论坛日前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济济一堂,在研讨技术问题的同时,我国科学家倡议建立亚洲生物识别联盟(Asian Bio
大脑中深藏着的那座“生物钟”为什么昼夜不停?那是因为有种爱“唱反调”的蛋白质晚上不“睡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周专研究小组日前发现了这只“夜猫子”的新功能。昨天出版的著名国际刊物《
人是从哪里来的?当然由猿演变而来。然而,再追问一步:在猿之前生命是如何起源,又是如何演化的?这个问题就连“进化论之父”达尔文也没能完整地回答出来。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探究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脉络,
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型原始“羽毛”,进一步证实了羽毛可能起源于爬行动物的鳞片。专家认为,这是近年来鸟类起源研究的一大进展。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福成和周忠和的论文发表在12月
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添了新成员。这将为现代生物制药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