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超导材料———二硼化镁,其超导转变温度为38K,引起世界超导界的轰动。之后,各国科学家都将工作重点转向开发二硼化镁实用化超导材料。英国最新一期的《自然》周刊报道了这方
本报华盛顿9月2日电(记者张孟军)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中国物理学家郗小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制成大电流二硼化镁超导薄膜材料。 在这以前,由于二硼化镁材料易碎,很多人欲将其制成薄膜都未成功。自两年
日前,两种高K薄膜材料:铝酸镧(LAO)和镧铝氧氮(LAON)公之于众。作为二氧化硅的潜在替代品,两种材料可使半导体器件的尺寸在缩小到65纳米或更小时,继续遵从“摩尔定律”,在对现有设备进行一定工艺流
美英科学家分别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提高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方面已取得了进展,进而使这种新型超导材料的商业应用前景初露曙光。 二硼化镁的超导性能是今年2月份由日本
日本超导技术专家发现,采用适当热处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二硼化镁的临界电流密度。 科学家从今年初开始进行二硼化镁线材的研究开发,起初仅获得5特斯拉磁场中每平方厘米1.2万安培的临界电流密度,与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秋光纯日前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迄今为止临界温度最高的金属化合物超导体———二硼化镁(MgB2),其超导转变温度达39K。二硼化镁的发现为研究新一类具有简单组成和结构的高温超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几年前,涂层涂覆的功能性材料还普遍使用溶剂悬浮液。后来,这种方法逐步遭到非议,因为这种方法对健康和环境都会带来危害。1999年欧盟颁布了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指导标准(VOC),这个标准于2005年
日本在太空中制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高温超导材料,该材料将与5月底随人造卫星一同返回地面。 由日本无人宇宙实验系统研究开发机构和超导工学研究所开发的这一材料是一个底面直径达12.7厘米的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