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三月二十七日电(记者乔云华)由中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和石家庄市农科院共同培育的世界上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的品种,日前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通过专家的审定。 据专家介绍,这种被称
新华网沈阳2005年6月24日电 6月2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将一名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自体的小腿腓骨及用小牛骨合成的人造骨成功地移植到大腿上。经用计算机检索,该方法为世界首例。
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一项成果使家鸽“听懂”了人话。2月24日,记者在山东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看到,一只头上戴着微电极的家鸽,按照研究人员发出的计算机指令,准确完成了起飞、盘旋、绕实验室飞行
世界首例抗疯牛病转基因克隆牛在中国诞生(图片来源:鲁中晨报) 2006年4月26日电 据齐鲁晚报报道,昨天下午,一头特殊的体细胞克隆牛犊在位于山东高青县的莱阳农学院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完成的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兔到今天(14日)已存活3个月。日前在上海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显示,实验兔含有外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证明其为转基因克隆兔。
左为克隆兔,右为代孕兔。科研单位供图 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转基因抗虫棉近几年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但与此同时,中外种子厂商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业内专家指出,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我国棉花产业将出现国外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一统天下的局面。
新华社东京12月20日电(记者钱铮)日本近日出现了国内首例围绕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的正式诉讼。试验地的农家以及几位知名人士共15人,19日以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为由,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止试验计划并支
自实施转基因农产品标识制度以来,我国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转基因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运用一个试剂盒, 在50分钟内就可知道送检农产品内是否含转基因成分。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日前宣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刘江 李京华)一个直径只有1毫米、白色、纤细的“笔尖”,却可以产生奇妙的动力,驱使微小机器人在人体的血管内自由移动。 这个世界上最细的超声马达是清华大学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