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最大一组家族遗传性肾炎病群中,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地找到了一个遗传性肾炎突变基因的新位点,这一新位点目前在国际基因库中尚未见报道。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取得的这一科研成果,日前通过
本报伦敦6月25日电 比利时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被称之为TGBF1的变异基因与耳硬化症相关,这为今后诊断和治疗这种常见于成年白人的遗传性听力障碍疾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耳硬化症在欧美白色人
据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北京血液中心日前发现了两个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并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的正式命名。专家表示,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提高人类骨髓和器官移植的存活
科技日报讯(记者 王海滨) 从2004年12月20日这天起,上网打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数据检索平台,输入alpaca点击检索,就会发现有一条来自山西农业大学发布的有关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分离出关于ITP(次黄嘌呤三磷酸核苷)代谢的基因,这条基因对于防止人类基因突变起着重要作用,为治疗与基因突变相关的多种疾病找到了出路。这一重大成果是联合基因科技集团和复旦大学
据澳大利亚“heraldsun”新闻网7月14日报道,在一项有1000名澳大利亚和荷兰青少年参加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发现,DNA的特定区域可能会影响人类的智力差异。 科学家们分别在一对
日本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发现了鸡爪的组成基因。这一成果向着人类手指再生术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述研究活动是由日本奈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将一只鸡的第
我国科学家日前发现一种新型原始“羽毛”,进一步证实了羽毛可能起源于爬行动物的鳞片。专家认为,这是近年来鸟类起源研究的一大进展。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福成和周忠和的论文发表在12月
本报讯(胡必强 记者 赵凤华)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和较强的耐受光抑制能力。找到黄绿叶ygl1的突变基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水稻高光效生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家“973”、
本报讯(记者 张晔 通讯员 罗静) 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究竟什么原因造就诱人的生命多样性?南京大学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大胆提出“Indel诱变假说”,用新发现的“遗传突变的普遍机制”破解了生物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