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的旗号,使得印度在国际军购市场上一直是左右逢源,这为其在国防武器装备上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尽管印度政府一直号召:引进技术只能是“垫脚石”,而不该成为“离不开的拐杖”,但由于自身的诸多问题,
“不结盟”的旗号,使得印度在国际军购市场上一直是左右逢源,这为其在国防武器装备上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尽管印度政府一直号召:引进技术只能是“垫脚石”,而不该成为“离不开的拐杖”,但由于自身的诸多问题,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11月7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破解一个中国谜 许多分析家试图从数量上来推断中国的核力量,但中国政府和军方一直避免发布任何这方面的信息。 一名英国高级外交官对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等媒体报道,近日,印度在高科技军工领域动作不断:热炒“登月计划”、渲染海军发展和印俄武器合作,而“抬印抑华”的论调则在印度媒体中盛行。据西方军专家客观分析,印度虽一心在军事技
据乌克兰消息称,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在多项中国航空项目,包括正在规划的新运输机项目上与中国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其实,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安东诺夫飞机基础上制造自己的产品,但直到
提起简氏,喜欢军事的读者都会立刻想起英国《简氏防务周刊》(Jane’sDefenceWeekly),这已经成为登载世界军事信息的权威杂志,不过这只是简氏拥有的众多出版物之一。10月29日,简氏信息
多年来,国外媒体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在航母研制和建造方面的进展,并不断推出各种假象和猜测。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先后从俄罗斯购进了三艘报废的航空母舰,许多国外军事专家据此称中国正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有关
航空母舰不仅是现代海军水面舰队的核心和最重要的打击力量,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各国都对其十分重视。上世纪末本多世纪初,不仅传统海军强国继续建设自己的航母舰队,其他非传统海军国家也开始争相加入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1月11日发表了由简防驻莫斯科记者亨利·伊万诺夫撰写的题为:中国研制“超-10”先进战机的文章。作者亨利·伊万诺夫称,根据莫斯科方面的可靠消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
图片说明:中国航空航天等高端军事科技将为国防工业实现创收 编者按: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对军事工业生产于研发的低调姿态处理,同时,中国为了有效避免“地区间的”军备竞赛。采取了相当有规则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