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005年6月24日电 日本名古屋大学等三个研究小组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一起将基因分析技术与传统作物种植方法相结合,培育出了改良稻米品种,其产量得到大幅提高,而且具备抗倒伏等优良特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海南省南繁基地进行的“超级杂交稻”研究项目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今冬,由袁隆平牵头,海南省农科院、农业厅、科技厅、三亚市等单位将共同组织实施超级水稻新品种百亩连片试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团队培育出了新型水稻———Hardy水稻,与其他谷类作物相比,Hardy水稻能更有效地节水,且产量更高。 美国维吉尼亚生物资讯研究所的安迪·皮埃尔一直同印度、印尼、以色列
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生物农药——“纹曲宁”在江苏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中屡立战功,成了“水稻癌症”的克星,大大降低了水稻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粮食丰产,最近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 水
本报武汉5月5日电 北京时间5日凌晨1时,《自然—遗传学》网络版发表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他们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的一个同时控制水稻株高、抽穗期和每穗粒数的QTL(q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url=http://www.wangchao.net.cn/shop/redir.html?url=http%3A%2F%2Fai.m.taobao.com%2Fsearch.html%3Fq%3
本报讯(胡必强 记者 赵凤华) 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具有较高光合效率和较强的耐受光抑制能力。找到黄绿叶ygl1的突变基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水稻高光效生理方面的研究。在国家“973”、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9日宣布,他们发现了水稻中的“抗洪基因”,并利用这一基因培育出了长时间被洪水淹没却能存活的“抗洪水稻”。科学家表示,这个水稻新品种将给洪水多发地区的农户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