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编程与敏捷开发

来源:王朝搜索
 
极限编程与敏捷开发

作者: 在按照我的理解方式审查了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实际上满足工程设计标准的惟一软件文档,就是源代码清单。 -- Jack Reeves 简介 2001年,为了解

学生使用极限编程进行团队开发的方案

作者:AimarC 学生以团队进行开发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便是不知道如何组织一个团队进行工作,不知道如何分工合作,以及如何开始一个项目。而传统的瀑布型的开发方法过于重型,需要产生及维护太多文档。前期工

CIO:敏捷开发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对于软件行业来说,一方面,应用从提出需求到开发部署的周期越来越短;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客户随时提出的各种需求变化。 但是,在

采用敏捷方法进行用户界面开发

摘要 1991年秋,在美国勒海大学亚科卡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21世纪美国制造业的战略: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中,首次提出了灵敏竞争的概念.而今天,我们似乎已经看到,灵敏已经在我们身边,形影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笔记1

教堂尖顶上的风标,即使由钢铁制成,如果不懂得顺应风势的艺术,一样会被风暴立即摧毁。 ——海因里希.海涅 一、敏捷软件开发宣言 1、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 人是获得成功的最为重

[阅读笔记]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Liskov替换原则

这个原则是说,一个子类应该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替换其父类,不会使程序行为发生改变。例如有个矩形类: class Rectangle { public: int _Width;

乔科尔:从过度设计到敏捷开发

切尔西昔日神童一朝悟道境界升华终修成可怕利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00:0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尽可能简单的处理球&rdqu

一个菜鸟对敏捷开发的认识

先引用一下CSDN上 的一段话: 如果真正理解了面向对象的方法的话,就会体会到软件开发的真谛是我们 对世界的“认知”。软件开发的第一道难关是什么呢?是需求,而获得需求 不真是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四) ——让每个人学会更好的沟通

作者:李文华 注:本文为原创,任何商业使用必须经过本人同意方可。 让每个人学会更好的沟通 软件项目活动的主体是人,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始终都贯穿着频繁的沟通。但是一个让人感慨的普遍

[原创] 敏捷软件开发管理实践 (三) ——尽可能并行工作

作者:李文华 注:本文为原创,任何使用必须经得本人同意. 尽可能并行工作 1.1. 各种角色可以协同工作 敏捷的特征就是要是使工作更加高效。很少有公司仔细考虑过项目成员在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