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人类是造成白鳍豚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 一切自然物种及其群落都与所在地域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只要条件不变,就能长期生存,但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这千古不变的平衡。 古代长江是白
img align=left src=../image/4896.jpg 这是栖息在海南霸王岭保护区中的海南长臂猿群体(2004年12月摄)。 海南长臂猿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栖息在海南岛霸王岭
亨氏羚羊:带着“白色眼镜”的羚羊物种。亨氏羚羊外貌特征中最大的特点是前额有道白纹,绕双眼一圈,看起来仿佛戴了白色眼镜。疾病、捕食、栖息地的减少、非法偷猎、生活区域的过度干旱使得目前野生状态下生存的
佛罗里达蓬毛蝠:尚未灭绝,但已经濒临灭绝。做为佛罗里达州最大的蝙蝠物种蓬毛蝠翼展约为21英寸,早在2002年科学家认定佛罗里达蓬毛蝠已经灭绝,但后来科学家又在佛罗里达州郊区发现一小块佛罗里达蓬毛蝠
犁头龟:马达加斯加国内的本地特有物种。犁头龟又称安哥洛卡陆龟,只生活在马达加斯加西北部的安哥洛卡内。目前在野生状态下生存的成年犁头龟仅有200余只,另外还有400余只幼小个体。动物学家预计如果不对
研究人员发现,在类人猿的主要栖息地———西非赤道国家加蓬和刚果(布)的原始森林里,黑猩猩和大猩猩居住的洞穴数量过去20年中减少过半。而人工环境下的类人猿境况也不乐观。专家警告说,如果继续下去,30
白鳍豚的保护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保护工作的成败已远远超出了一个特定物种的生死存亡的意义,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一个标志。1992年,湖北新螺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布成立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万里长江,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不仅给沿江人民以舟楫之便,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世界瞩目的珍稀动物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 白鳍豚的体态矫健优美,体长为2米左右,体重
绿眼蛙:深受菌类植物泛滥影响的蛙类物种。绿眼蛙主要生活在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国内。尽管绿眼蛙曾经是这两个国家内极其普通的蛙类物种,但目前在野生状态下生存的绿眼蛙数量仅为数百只。绿眼蛙体型很小,成年绿
苏门答腊猩猩:和人类最为接近的猩猩种类。绝大多数苏门答腊猩猩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国内。苏门答腊猩猩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来获取食物,它们的行为似乎更接近人类。苏门答腊猩猩面颊宽大,身材魁梧,雄性可重达一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