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两句老话,一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另一句是“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了遗传学中两个最重要的现象:前者讲的是遗传,后者则说的是变异。遗
从1857年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算起,经过无数科学家近百年的探索,蒙在生命遗传奥秘上的面纱正在一层层地剥去。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螺旋式的,科学家们在阶梯上不断攀登,一个新的螺旋即将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常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表明了生命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由生命体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其中,遗传信息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遗传信息和生命物质是多
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诞生,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面完成,人类历史恰好走过了半个世纪。这50年里,科学家们在一步步破解生命的奥秘。这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基因科学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科学家们的聪明智慧,同时
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的发现和部分基因排序的测定,打开了人类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但科学家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是探索、揭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也就是说,要像传说中的上帝
生物工程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可喜的变化,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神奇和梦想的未来世界。但是,就在我们为扮演了上帝造物主的角色而沾沾自喜之时,一片阴云也袭上人们的心头:我们在干预具
这时,人们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孟德尔遗传三定律的正确性,但孟德尔学说中的遗传物质——“遗传因子”究竟在细胞中的什么地方呢?19世纪70年代后的20多年里,显微镜、切片机和化学染料的改进和发明,促进了
基因是否真的存在于染色体之中?萨顿和贝特森还只是作出了肯定的猜想。首先以实验结果证实这一猜想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866~1945)。起初,摩尔根对孟德尔遗传因子学说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一学说缺
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夏在美国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作DNA的结构及其遗传含意的报告后,与会的学者们围绕着DNA碱基顺序和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心议题是:4种不同的碱基怎样
克里克在1961年同S·布伦纳(Sydney Brenner 1927—)等人用噬菌体突变体实验研究密码的比例和翻译的机制。实验表明,密码确是以三联体核苷酸的形式代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而且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