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变异的功绩与灾难-走近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来源:王朝搜索
 
基因变异的功绩与灾难-走近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科学地阐明了物种进化的原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基因变异基本是自然发生的,无法人工制造基因变异。1927年,摩尔根的学生、美国遗传学家H·J·缪勒(1890~1967)在

基因与疾病(四)-永无止境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1976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病毒学家J·M·毕晓晋(1936~)和美国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H·E·瓦慕斯(1939~)发现许多动物包括人类与生俱来就带着癌症的种子——原癌基因(即原致癌基因),而且数量

神话成现实——变绿叶为鲜花-重组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转基因植物是指科学家在实验中,把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植物。转基因和杂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杂交只能在同类之间发生,如水稻A和水稻B杂交。而转基因则可以提取某种植物甚至动物的基因,将其

遗传因子在哪里?(二)-走近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基因是否真的存在于染色体之中?萨顿和贝特森还只是作出了肯定的猜想。首先以实验结果证实这一猜想的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866~1945)。起初,摩尔根对孟德尔遗传因子学说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一学说缺

遗传因子在哪里?(一)-走近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这时,人们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孟德尔遗传三定律的正确性,但孟德尔学说中的遗传物质——“遗传因子”究竟在细胞中的什么地方呢?19世纪70年代后的20多年里,显微镜、切片机和化学染料的改进和发明,促进了

水稻基因组计划(一)-解读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民以食为天”、“贵五谷而贱金玉”,我国这些充满哲理的古老格言,可以作为说明水稻基因组计划意义的首选注解。1997年9月,水稻基因组测序

水稻基因组计划(二)-解读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2002年4月5日,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封面上出现了秀美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以14页的篇幅发表了中国科学家《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一文。同年11月21日,英国著名的《自然》杂志的封

基因疗法(四)-永无止境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尽管目前只有极少数的基因疗法开始在临床试用,大多数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它的潜力极大、发展前景广阔。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一)-发现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50年代初,人们已普遍承认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上的4种碱基的特定序列上,进一步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迫切的任务。这时,有三组科学家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他们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二)-发现生命的螺旋【DNA探索生命的螺旋】 动物世界

在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实验室中,富兰克琳虽然是惟一适合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DNA结构的科学家,但她发现自己是处于一种对女科学家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很难与同行们进行讨论与交流,并且她与后来派来做她上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