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双螺旋结构体现着一种科学之美,它与和谐的大自然之美交相辉映。科学家们为我们展示了科学之美、探索之美,而且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日益美好的生活。DNA是螺旋状的,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也
随着基因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基因的角度重新认识疾病,运用基因技术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身份,器官再造,运用基因技术防止新生儿疾病甚至设计更加“完美”的新生儿,培育新的动植物品
具有超能力的人现在听起来可能有些离奇,但生物科学的最新进步可能会使他成为现实,就象美国科幻电影《X人》(X-Men)中所描述的那样。最近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排序为人类的定向进化奠定了基础。基因组类似于
从1857年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算起,经过无数科学家近百年的探索,蒙在生命遗传奥秘上的面纱正在一层层地剥去。科学探索的道路是螺旋式的,科学家们在阶梯上不断攀登,一个新的螺旋即将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诞生,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面完成,人类历史恰好走过了半个世纪。这50年里,科学家们在一步步破解生命的奥秘。这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基因科学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科学家们的聪明智慧,同时
生物工程技术的诞生和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可喜的变化,并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神奇和梦想的未来世界。但是,就在我们为扮演了上帝造物主的角色而沾沾自喜之时,一片阴云也袭上人们的心头:我们在干预具
中国古代就有对动物白化现象的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在《秋浦歌》中写到:“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白猴、白虎等白化动物浑身雪白,历来被视为珍奇之物,甚至被赋予某些神话色彩。其实,动物的白化现象
美国医学家W·F·安德森等人对腺甘脱氨酶缺乏症(ADA缺乏症)的基因治疗,是世界上第一个基因治疗成功的范例。1990年9月14日,安德森对一例患ADA缺乏症的4岁女孩进行基因治疗。这个4岁女孩由于
探索疾病的原因,是有效治疗疾病的前提。目前,医学对某些还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因为对病因缺乏深入的认识。基因科学的发展,为人类从细胞内部的微观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寻找病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导致癌症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癌症与基因有极大关系。意大利裔美国病毒学家R·杜尔贝科(1914~)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致癌病毒会把自身携带的DNA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