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唐以来的古籍中常有对包括西双版纳各民族在内的“百夷”的“文身”描述,其历史久远。在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纹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
贝叶棕属棕榈科,是一种常乔木,原产亚洲热带,它通常树高20米左右,长得高大、雄伟,树干笔直,浑圆,没有枝桠,树冠象一把巨伞,叶片象手掌一样散开,给人一种庄重、充满活力的感觉,是热带地区绿化环境的优良树
西双版纳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主要包含了原来在本土产生的世俗原始多神教和后来传入的小乘佛教。信奉原始多神教的是这里的所有民族,当他们的发展处于幼年时期时,生产力低下,科学文化知识贫乏,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傣族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它是何时产生、由何人创造的,还不太清楚。元朝时的中国史籍均记载:“金齿百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到了明朝的《百夷传》则云:“无中国文字,
傣族是爱水的民族。村寨一般是傍水而建,寨旁都建有水井,井水除供饮用、洗涤外,也供新年节泼水之用。井旁有宽敞的场地,水井位置多在村头、寨旁,与村寨保持一定距离,修有排水沟,保持井水的卫生。傣族对井台、井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分布有约五千种的高等植物和六七百种的脊椎动物,它们分别占我国动植物种类的1/6和1/4。云南是闻名于世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而西双版纳则可以誉为这个王国的王冠。自从人类在地球
其一:花开红似火, 万里唤春风。满树棉铃挂,一腔济世情。 其二:江头吐艳弄春烟, 铁干虬枝耸碧天。丹心何惧摧花雨,一枝红霞火欲燃。 木棉为木棉科落叶大乔木,又名红棉、英雄树、攀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对于团花树来说,一点也不假。在1972年的世界林业大会上,团花树被各国专家公认为“奇迹式的树木”,它的奇迹就在于生长十分迅速,比其它任何树种都长得快,十龄以前的团花树,
卫矛科的木质藤本南蛇藤从来都不会觉得孤单,因为它们是一个丰富的大家族,共有22个广布于西南、华南及东北的兄弟姊妹,而且它们的长相都非常相似,常常令人们混淆不清,只有经验十分丰富的植物学工作者才能把
棕榈科大乔木王棕树形十分独特美观,两头细,中间粗,基部又膨大,象花瓶,如导弹,又似西双版纳傣族的象脚鼓。植物园中心有一片王棕,已种植多年,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远远望去犹如一排排面向蓝天整装待发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