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络监测发现,近期很多计算机用户受到一些恶意木马程序的威胁。这些恶意木马程序大多数会利用系统漏洞(如:IE7 的“零日”漏洞等)或是第三方软件漏洞进行网页挂马传播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对互联网的监测发现,近期出现“U盘杀手”新变种(Worm_Autorun.LSK)。该变种是一个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扩展名:exe)。 变种运行后,它会在受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对互联网的监测发现,一个可以篡改操作系统中浏览器IE的恶意木马程序出现在互联网络中。该恶意木马程序被一个自解压文件(扩展名:rar)释放出来,其中包含此木马程序文件和一个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络监测发现,近期很多计算机用户受到“灰鸽子”(Backdoor_GreyPigeon)及变种的威胁,感染数量呈上升趋势。“灰鸽子”一般分为两部分:客户端和服务端。恶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络监测发现,近期很多计算机用户受到“代理木马”新变种(Trojan_Agent.NTX)的威胁,该变种会主动劫持计算机用户访问互联网络的服务请求。恶意攻击者利用该变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对互联网的监测发现,微软公司本周发布了一则安全公告指出动态链接库文件(扩展名:dll)加载过程中存在漏洞。如果操作系统中某些动态链接库文件编写得不够规范准确,那么很可能会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对互联网的监测发现,近期出现一种新型病毒。专门感染安装有开发工具软件(Delphi)的计算机系统。一旦该病毒入侵感染操作系统,那么程序员今后使用该操作系统编写出的任何程序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对互联网的监测发现,恶意木马程序Trojan_Fanny出现在互联网络中。该恶意木马程序利用Microsoft Windows快捷方式LNK文件的“零日”漏洞,并且通过移
一、本周病毒动态分析 通过对以上监测结果分析,本周病毒疫情仍以蠕虫和木马为主,病毒排名后三位发生变化。“网页挂马”的数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网络共享、“网页挂马”和电子邮件等方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过互联网络监测发现,恶意攻击者利用不久出现的微软视频“零日”漏洞(即MPEG-2“零日”漏洞)进行木马传播。 恶意攻击者会在Web网页中插入一些植入了恶意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