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

来源:王朝搜索
 
中国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3月5日电(记者张建松)在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南极中山站成功建立了一个大气本底监测站,这使中国具备了对中山站附近的南极大气本底进行连续监测的

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中山站

新华社“雪龙”船12月18日电(记者张宗堂)满载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116名队员的“雪龙”船,历时1个月,航行1万多公里,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1时15分(北京时间4时15分)在南极中山站附近的陆缘冰

中国利用国产传感器建立故障监测系统

这是人民海军史册上一个辉煌的记录:2002年5月,人民海军舰艇编队首次环球航行,官兵们驾驭国产舰艇跨越三大洋,远涉五大洲,历时132天,长驱33000多海里,遭遇无数狂风恶浪,战舰全程重大故障为“零”

雪龙突围浮冰区 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中山站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1月18日电(记者刘奕湛)经过长达约30天、8855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的航行,中国第2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8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在

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到达南极中山站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12月11日电(记者 张建松)经过长达29天、7890海里的航行,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1日顺利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中山站越冬的17名科考队员敲锣打鼓

中国在南极冰盖上建立的天文观测站运转良好

南极“冰盖之巅”的天文自动观测站太阳能电池板(1月27日摄)。 在南极夏季,这些太阳能电池板最大的输出功率为1000瓦,可用于天文自动观测站的补充能源。2008年1月26日,我

中国开始为建立第三个南极科考站“选址”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邹声文、吴晶晶)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即将于本月中旬启动。本次科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在南极内陆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进行选址测量。

中国在南极建立雷达站:美国空军有苦难言

早些时候,美国有一两家报刊报道了美国空军对中国在南极建立雷达站异常敏感.中国的报刊也对此作了相关报道,而且对美国如此做法不解,并表示质问.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们对美国为何敏感的原因知之甚少,这个

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工建设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董峻)中国气象局 组织实施的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日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工建设。此举将大大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大气监测方面的差距。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今天

南极的中国文化烙印———中山站印象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6日电 大红的中国结、乌黑的算盘、多姿多彩的京剧脸谱、逼真的石狮、难得一见的砚台……走进中国南极中山站,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地球最南端这块遥远而孤独的大陆,因为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