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3日电(记者杨金志)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一种梯度表达的分泌性导向分子指引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放射状迁移。这一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高度有序的大脑皮层结构是如何形成的,从而为研究脑发育障
科技日报讯,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桂建芳博士,收到最新一期国际顶尖《发育生物学》杂志。该杂志用14个页码,发表了他及其博士生共同完成的关于银鲫研究的论文。他们通
新浪科技讯 12月9日消息,法国天文学家近日向外界宣称,他们在天王星大气中发现了一氧化碳分子。从此,人类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结构与起源的认识将可能因此而有所改变。 著名的南欧天文观测台通过8米特
我国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一个新的干细胞因子--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为干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添了新成员。这将为现代生物制药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依托
2004年7月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的试验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在多粒
大脑皮层上的细胞能清晰地“看见”线段的变化,那么大脑皮层以下的细胞也长有这对“慧眼”吗?日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寿天德教授的大脑视觉功能整合的时-空相关性研究,对这一学术界争论了40年的课题做出了一个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可对抗艾滋病毒蛋白的放射性抗体,有可能提供防范艾滋病毒感染的有效办法。该项研究报告,刊登于最新一期《PLoS Medicine》医学杂志上。 据悉,科学家至
本报讯 记者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一种能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
本报讯 记者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悉: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一种能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
本报上海4月21日电(记者 唐先武 特约记者 肖鑫) 今天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学》杂志,以封面标题并配发专题评论形式,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抗病毒免疫和炎症研究领域又获重要进展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