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Internet网上,运行一种网关协议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将它分成很多的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在每个自治系统有它自己的路由技术。我们称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协议为内部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适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典型的距
使用最广泛的一种IGP是选路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的另一个名字是routed(路由守护神),来自一个实现它的程序。这个程序最初由加利福尼亚大
1.协议文档 RIP-2协议的具体描述在RFC1388中。这份备忘录只是提出一个针对与路由信 息协议(RIP)的修改。关于路由信息协议的具体内容可参见RFC1058。另外,有关 于RIP-2治理信息库
RIP协议的前身是一个运行在Unix BSDI版本上称为"routed" 的程序,在1988年被IETF标准化,定义为RFC 1058。紧接着的RIP2标准在RFC 1388中定义,它加入了对变长子网
subnet172.16.4.0,metric2 subnet172.16.2.0,metric1 RIP:sendingv1updateto255.255.255.255
配置方法 路由器的配置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下面这五种是最常见的: 使用超级终端类的工具通过串行口登录控制台(consoleport)。 将调制解调器连结至路由器的辅助口(auxiliarypo
Tracingtherouteto172.16.4.2 1172.16.2.216msec16msec* testBJ#telnet172.16.4.2 Trying17
这里提到与其他路由协议的配合是因为在路由器上往往支持多路由协议,多路由协议的支持就有一个多种路由的选择和配合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路由的参数中引入了优先级(preference)的概念。 各路由协
路由器的工作不外乎两个,一是路径选择,二是数据转发。进行数据转发相对轻易一些,难的是如何判定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所以,路径选择就成了路由器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