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星 郑少仁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ATM中心 摘要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
蒋东星 郑少仁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ATM中心 摘要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
IP组播是IP的扩展。IP组播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将IP数据包从一个发送者传送到一组接收者而不是一个接收者,并且依靠网络将数据包只传送给需要接收它的网络。 1.1 IP数据包传输类型 IPv4定义了
基于组播(IP多播)技术的即时通信工具 02计2刘晓明 200201020219同组人:李贝,王强 组播即IP多播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Steve Deering首次在其博士论文当中提出I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信息的消费急剧增长,各种宽带网络应用如IP TV、视频会议、网络音频应用、网络视频应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大量的带宽消耗对网
摘要 ip 组播技术实现了 IP 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因为组播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
本文要害字:爱立信MMS手机电视EV-DO移动通信数据通信WAPOFDMCDMAEDGEGPRSGSM电池天线3G无线接入移动电视CDMA2000WCDMAVoip
3 组播组网结构 3.1单域网络组播组网 目前,PIM-SM 协议是域内组播的公认标准。对于由一个自治域组成的网络,或者组播仅在域内进行时,仅需在网络中运行 PIM-SM 协议即
摘要 ip 组播技术实现了 IP 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因为组播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
3 组播组网结构 3.1单域网络组播组网 目前,PIM-SM 协议是域内组播的公认标准。对于由一个自治域组成的网络,或者组播仅在域内进行时,仅需在网络中运行 PIM-SM 协议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