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互联网的普及给网络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处可得的黑客工具和系统漏洞信息使我们的网络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一般说来,一个典型的网络攻击是以大量的端口扫描等手段获取关于攻击对象
Web技术推动因特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0年前,关注未来因特网扩展性能的人们就开始担心IPv4网络本身的局限性将难以支撑因特网的持续发展。为此IETF推出了新一代因特网协议――IPv6。与IPv4
目前,在安全市场上,最普遍的两种入侵检测产品是基于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和基于主机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IDS)。那么,NIDS与HIDS到底区别在哪里?用户在使用时该如何选择呢?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产品(NIDS),通常也称硬件检测系统,放置在比较重要的网段内,不停地监视网段中的各种数据包。对每一个数据包或可疑的数据包进行特征分析。如果数据包与产品内置的某些规则吻合,入侵检
2009年8月,绿盟科技又传喜讯,继成为国内首家喜获Frost&Sullivan 国际奖项的安全厂商后,绿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V5.6(NSFOCUS NIDS)再获殊荣,成为国内首批获得“
现在随着黑客技术的提高,无线局域网(WLANs)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配置无线基站(WAPs)的失误导致会话劫持以及拒绝服务攻击(DoS)都象瘟疫一般影响着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无线网络不但因为基于传统有线
来源:http://www.pcmag.com.cn 入侵检测 ▲ 构建小型入侵检测系统 libpcap 下载地址: http://download.chinaunix.net/d
几乎所有当前市场上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都是基于一种被动数据收集方式的协议分析,我们可以预见,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有缺陷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入侵检测系统会监视整个网络环境中的数据流量,并且总是与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在国内已经出现一段时间了,作为大多数技术人员来说,介绍ids的资料还是很少,面对众多公司的产品不知如何选择。本文从使用的角度介绍选择ids的几个关键点
IDS(入侵检测系统)术语 第一部分: A - H by A. Cliff last updated July 3, 2001 Translated by Mad,last up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