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R应运而生 电信业和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骨干网和接入网的发展对于处于两者之间的城域网产生了巨大的带宽压力,并提出了多种新的功能需求。在城域网范围内更快速、更有效以及以更低的成
目前,随着城域网中数据流量的增加,传统的传输方式(如SONET/ATM)已经在新业务面前力不从心。弹性分组环(RPR)被认为是重建城域网以满足新业务需求的替代方式。根据RPR协议草案和国内外其它的
目前,随着城域网中数据流量的增加,传统的传输方式(如SONET/ATM)已经在新业务面前力不从心。弹性分组环(RPR)被认为是重建城域网以满足新业务需求的替代方式。根据RPR协议草案和国内外其它的
RPR工作原理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 ,即Resili-ent Packet Ring,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机制,在光纤上直接传输IP包,而其MAC层地址采用空间复用MAC地址。空间复用协议(
RPR工作原理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 ,即Resili-ent Packet Ring,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机制,在光纤上直接传输IP包,而其MAC层地址采用空间复用MAC地址。空间复用协议(
光以太网提出的背景 IP数据业务的快速发展,使以太网局域网飞速发展,这就需要一个高速的MAN或WAN把它们连接起来,很多厂商提出了IPoverATM或IPoverSDH的方案,利用的协议有MPoA
摘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弹性分组环(RPR)技术的出现背景、技术特点。该技术目前正在由IEEE 802.17工作组进行标准化,主要应用于城域网建设中。 关键词 弹性分组环 城域网 协议 QoS
在城域网中,现有的光纤布局大都为环状,多采用SDH和SONET技术。以太网可以很方便地扩容局域网到较高的速率,但是在城域网中,由于现有的光纤布局大都为环状,以太网还不能直接利用环状网络的优势,例如
IEEE 802在无线领域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模式制订了不同的标准,如应用于PAN的IEEE 802.15标准、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IEEE 802.11标准。IEEE 802.16则是为制订无
在城域以太网中引入冗余环路技术并不是什么新理念,早期引入的第2层生成树技术(Spanning Tree)和第3层路由技术便是这类应用尝试。但由于这类机制存在数秒网络补偿时间,因而延迟达不到要求,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