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我国科学家开始绘制世界首例志愿者基因图谱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李斌)继2007年10月完成“炎黄1号”计划、成功绘制全球首张黄种人基因图谱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5日在京
作为大熊猫基因组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为大熊猫提取血液样本(摄于2008年3月20日)。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四川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一只大熊猫在小雨中
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 大熊猫为什么是“黑眼圈”?为什么身为“熊”却不冬眠?为什么对竹子情有独钟?大熊猫和“狗熊”是近亲吗?未来的大熊猫会是啥模样?这些问题将随着大熊猫“晶晶”基因组被解读而一一解答!昨
经过1年多的努力,我国科学家最近测定了一种嗜热菌的全部序列,准确率达到99.99%,从而获得了国内第一张微生物基因组“完成图”,标志着我国基因组研究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
近日,从复旦大学传出信息:该校生命科学院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可使谷类种子变成“大个子”的基因片断——位于开花基因FCA中名为RRM1的结构域。专家指出,RRM1基因片断带来大粒
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艰难探索,最近成功克隆了遗传性乳光牙本质II型病的基因,为遗传性乳光牙II型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希望。这一成果标志我国在人类遗传病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中科
继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绘制成功后,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再次让世界注目。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杂志今天在京联合举行通报会宣布:地球上一半以上的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序列不仅被我国科学家
新华网巴黎10月3日电(记者李学梅)一个由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为小麦的一个基因组绘制出了首幅物理图谱,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科学家培育出更高产和抗旱的小麦新品种。
北京时间7月19日消息,据《今日美国报》18日报道,研究引起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萎缩的神经区域的科学家现在终于有了一幅引导他们的遗传学“地图”。美国西雅图艾伦脑科学研究所(Allen Institut
基因组图谱有了“全球定位系统” 新华社新加坡3月22日电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科学家最近成功绘制了4000多个基因开关位置图谱,干细胞如何启动或抑制基因表达的谜底有望随着这项发现而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