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二炮战略导弹发射车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薛冰坚、记者徐叶青报道:今天,第二炮兵某部在不打招呼、不设预案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紧急保障拉动。结果显示,战略导弹发射的远程机动保障时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凤凰卫视消息,在俄国辽阔的原野上,经常出现一些绿色的神秘列车,这些列车只有6-8节车厢组成,从外形上看,类似于普通客货混编车,国际情报机构一直在追踪这些神秘列车,周末,在俄罗斯国防
9月23日,参加“确山-2007”军事演习的济南军区某师开始摩托化行军,向预定地域开进。图为官兵在开进途中进行野战防空训练的情景。解放军报记者乔天富摄 新华网郑州9月24日电 (记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突击能力获得快速发展,基本达到“随机发射”、“机动发射”的水平。分析说,由于近年来解放军实施现代化建设,大大提高了导弹部队的生存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导弹威慑力。 中新社
北京3月27日电:记者今天在第二炮兵某旅模拟训练中心观看了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导弹发射演练。从作战指挥、部队机动,到占领阵地、系统测试、实弹发射,全部在网上进行。随着模拟化、网络化训练手段的广泛
“三肿三消,步入云霄”,这是我们空降兵部队的一句行话。不过,这句话已渐渐成为历史。 十多年前,我当上了光荣的空降兵。那时用的是老式降落伞,从空中着陆时对双腿的冲击力很大。新兵在跳伞前,通常
过科学组织导弹连续测试、导弹快速转载等科目训练,不管是在崇山峻岭还是大漠戈壁,发射车拉起导弹就可以在简易路上跑,到预定发射点位后,支起架子就可以打,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突击。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
我觉得更有意义的,不是为夜战而夜战。连续二十四小时连续机动作战,具备不分白天黑夜的不间断攻击能力,作战时就使敌人无“喘息”的机会。在机动中寻歼敌人,从报道看。防御与进攻的转换速度很快,我倒是更关注
新华社记者全程跟踪我军首次远程机动作战演练 新华网沈阳9月7日/电(记者张宝印李宣良)秋日的阳光,在平整的沥青路面上反射出炫目的光芒。由数百台满载人员和装备的各式车辆组成的大军,悄无声息地
中国黑鹰直升机 北剑军演中配属红军的陆航直升机 20世纪80年代,我军悄然崛起了一个崭新的兵种———陆军航空兵。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陆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