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出炉
近日,中国各地2015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数据陆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6日,全国至少已有25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北京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68元、36047元,是目前仅有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的地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京沪超3万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7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1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9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在全国数据出炉后,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也相继公布。经梳理发现,截至10月26日,除了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西藏外,其余25省份均已公布了当地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
所谓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
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位居前两位的为上海和北京,其人均收入均突破3万元。其中,上海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568元,北京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047元,这两地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大关的地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8地区超全国水平
在城镇居民收入方面,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在已公布数据的25个地区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39686元;北京排第二,为39142元;浙江位列第三,为33464元,这三地也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的地区。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排在末位是甘肃省,仅为17638.5元。
在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苏、山东、辽宁、福建、海南、河北这10个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在已公布数据的25个地区中,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19237元;浙江排第二,为17004元;北京位列第三,为16450元。
而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来看,与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相比,新疆、陕西、广西、云南、贵州、宁夏、青海、甘肃这8地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超过了全国水平。
相关阅读:中国进负利率时代
10月23日,央行再次宣布“双降”,明确自10月24日起,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五年以上贷款利率降至4.9%。此次基准利率下调之后,中国正式步入负利率时代。分析人士称,居民存款搬家将再度上演。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股票具有门槛低、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虽然风险较高,但投资回报诱人。因此,在负利率的基本面下可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携带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在增加股市流动性的同时,或许会进一步促使大盘迎来小幅度的上涨行情。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3万亿元,同比多增1.9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9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7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71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95万亿元。9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192亿元,同比少增4641亿元。
所谓负利率是指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通过统计数据得知,我国已连续两个月实际cpi高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到“负利率”时代。
希望本文25省份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出炉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