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广东GDP年均增速接近8.5%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省统计局提供给南方日报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十二五”时期,广东克服内外压力,精准发力,确保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可以实现“十二五”的规划目标。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
报告指出,“十二五”时期,面对困难和挑战,广东通过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三年攻坚等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了广东经济发展的长期优势。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2011年到2015年上半年,广东gdp分别增长10.0%、8.2%、8.5%、7.8%和7.7%,年均增速接近8.5%,预计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增速的预计目标是8%以上,“按照今年的发展情况,实现原定预计目标不成问题。”报告称。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十二五”时期,广东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1年突破5万亿元大关,2013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2014年达到67809.85亿元,约占各省市合计的1/10,自1989年以来已经连续26年稳居全国各省市第一。广东经济对全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5年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大关。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稳步提升。2011―2014年,广东人均gdp年均增长7.6%,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7%的速度。2011年广东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大关,2012年迈上8000美元大关,2013年再上9000美元台阶,2014年突破1万美元大关,基本一年一个台阶。
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
报告称,“十二五”时期,广东将调结构、促转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在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三大产业形成“三二一”结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成为广东经济第一大产业。2013年,广东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48.8%,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提早两年实现“十二五”的规划目标。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向高端化演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于整体工业的增速。广东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1年的47.7%提高到2014年48.1%,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1年的21.9%提高到2014年的25.1%。
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1―201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速为10.4%,比gdp增速高出1.8个百分点。2011―2014年,最终消费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49.5%,比“十一五”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报告表示,“十二五”时期,广东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以创新驱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0亿元大关,2014年超过8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78.5%,年均增长15.6%。随着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2014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152.64亿元,比2010年增长68.8%,年均增长14.0%。
企业利润、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14.99亿元,比2011年增长19.4%,年均增长6.1%;2011―2014年,工业销售利润率平均为6.1%,是历史较好水平。2011―2015年前三季度,扣除价格因素,广东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分别增长7.2%、9.1%。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4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5元,实际增长7.2%,基本保持与经济增长同步。
相关阅读: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7.9%
19日下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15年全省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切实做好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和“十二五”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副省长刘志庚主持会议。副省长许瑞生、邓海光出席会议。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达5.2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0.7和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7.0%、10.1%和0.9%,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
朱小丹指出,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显现。但同时广东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下行压力较大、pmi等部分先行指标有所回落、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和行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部分大宗商品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粤北地区发展速度放缓等突出问题。
朱小丹强调,既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确保完成全年和“十二五”目标任务。要对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加强调查研究、精准分析,努力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精准性、前瞻性。在抓好当前稳增长工作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战略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断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绿色低碳发展。
朱小丹要求,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一要想方设法把政府工作做到企业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全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二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三要尽快启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自主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技术孵化育成体系建设等,抓紧制定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四要深入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五要力保外贸出口正增长。六要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七要深挖市场消费潜力。精心谋划好岁末年初的系列促销活动,继续深入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八要全力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九要扎实做好财政税收工作。十要切实守住民生底线。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落实好今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全力做好救灾复产工作。
朱小丹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抓好问题整改特别是国务院对广东督查发现问题的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转变作风,强化督查问责,把一项一项具体工作抓实抓到位,把重点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往前推,决战第四季度。
希望本文年均gdp增速怎么计算_“十二五”广东GDP年均增速接近8.5%能帮到你。